《求是》杂志最新发布的这篇文章,强调了未来
1月份月末,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《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专利申请行为的通知》,该通知重点强调了我国知识产权未来的发展策略,简单总结就是这八个字“从追求数量到质量”。这则通知很可能会对知识产权行业的专利申请量产生一定的影响。
但几天之后的2月1日,今年第3期《求是》杂志发表了一篇与之呼应的文章,标题为《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,激发创新活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》,这篇文章重点强调了国内知识产权的发展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,以及未来需要重点加强和提升的方向。
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一下这篇文章主要说了什么内容,我们摘取了其中值得关注的一部分重点。
第一:强调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
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,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。
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高质量发展,只有严格保护知识产权,依法对侵权假冒的市场主体、不法分子予以严厉打击,才能提升供给体系质量、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。
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人民生活幸福,只有严格保护知识产权,净化消费市场、维护广大消费者权益,才能实现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、吃得安心、用得舒心。
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国家对外开放大局,只有严格保护知识产权,才能优化营商环境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。
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国家安全,只有严格保护知识产权,才能有效保护我国自主研发的关键核心技术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。
第二:回顾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发展历程
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,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开始了。1950年,我国就颁布了《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》、《商标注册暂行条例》等法规,对实施专利、商标制度作出了初步探索。
党的十八大以来,党中央把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出台了《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(2014—2020年)》、《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》、《“十三五”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》等系列决策部署。
我们组建了国家市场监管总局,重新组建了国家知识产权局,实现了专利、商标、原产地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类别的集中统一管理。我们在北京、上海、广州成立知识产权法院,最高人民法院挂牌成立知识产权法庭,审理全国范围内专利等技术类知识产权上诉案件,建成了知识产权专业化审判体系。
总的来看,我国知识产权事业不断发展,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发展之路,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,知识产权法规制度体系和保护体系不断健全、保护力度不断加强,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意识明显提升,对激励创新、打造品牌、规范市场秩序、扩大对外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第三:指出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不足
同时,我们也要清醒看到不足,主要表现为:
全社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需要进一步提高;
随着新技术新业态蓬勃发展,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化仍然跟不上;
知识产权整体质量效益还不够高,高质量高价值知识产权偏少;
行政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协调有待加强;
知识产权领域仍存在侵权易发多发和侵权易、维权难的现象,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呈现新型化、复杂化、高技术化等特点;
有的企业利用制度漏洞,滥用知识产权保护;
市场主体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能力明显不足,我国企业在海外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,等等。
当前,我国正在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,知识产权工作正在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。我们必须从国家战略高度和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求出发,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,促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,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,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。
第四:提出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未来的方向
1.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顶层设计
要抓紧制定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战略,研究制定“十四五”时期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,明确目标、任务、举措和实施蓝图。要坚持以我为主、人民利益至上、公正合理保护,既严格保护知识产权,又防范个人和企业权利过度扩张,确保公共利益和激励创新兼得。要加强关键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,部署一批重大改革举措、重要政策、重点工程。
2.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法治化水平
完备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、高效的执法司法体系,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保障。要在严格执行民法典相关规定的同时,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,统筹推进专利法、商标法、著作权法、反垄断法、科学技术进步法等修订工作,增强法律之间的一致性,要加强地理标志、商业秘密等领域立法。
要强化民事司法保护,研究制定符合知识产权案件规律的诉讼规范。要提高知识产权审判质量和效率,提升公信力。要促进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标准和司法裁判标准统一,完善行政执法和司法衔接机制。
要完善刑事法律和司法解释,加大刑事打击力度。要加大行政执法力度,对群众反映强烈、社会舆论关注、侵权假冒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区域,要重拳出击、整治到底、震慑到位。
3.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
知识产权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,覆盖领域广、涉及方面多,要综合运用法律、行政、经济、技术、社会治理等多种手段,从审查授权、行政执法、司法保护、仲裁调解、行业自律、公民诚信等环节完善保护体系,加强协同配合,构建大保护工作格局。
要打通知识产权创造、运用、保护、管理、服务全链条,健全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,增强系统保护能力。要统筹做好知识产权保护、反垄断、公平竞争审查等工作,促进创新要素自主有序流动、高效配置。
要形成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,构建国家知识产权大数据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,及时传播知识产权信息,让创新成果更好惠及人民。要加强知识产权信息化、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,强化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知识产权审查和保护领域的应用,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线上线下融合发展。
4.深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制机制改革
要研究实行差别化的产业和区域知识产权政策,完善知识产权审查制度。要健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,及时研究制定传统文化、传统知识等领域保护办法。
要深化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,健全知识产权诉讼制度,完善技术类知识产权审判,抓紧落实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。要健全知识产权评估体系,改进知识产权归属制度,研究制定防止知识产权滥用相关制度。
5.提高我国知识产权的国际竞争力
我们要敢于斗争、善于斗争,决不放弃正当权益,决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。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,坚持开放包容、平衡普惠的原则,深度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框架下的全球知识产权治理,推动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制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。
要拓展影响知识产权国际舆论的渠道和方式,讲好中国知识产权故事,展示文明大国、负责任大国形象。要深化同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合作,倡导知识共享。
6.维护知识产权领域国家安全
知识产权对外转让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。要加强事关国家安全的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和保护,依法管理涉及国家安全的知识产权对外转让行为。要完善知识产权反垄断、公平竞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,形成正当有力的制约手段。
要推进我国知识产权有关法律规定域外适用,完善跨境司法协作安排。要形成高效的国际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和应急机制,建设知识产权涉外风险防控体系,加大对我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。要学会利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开展国际合作和竞争,推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。
晨辉翻译拥有超过23年专业翻译经验,海量语言学家和专业译员,并在全球九个国家与地区设有客户关系中心、文件交付中心以及解决方案提供中心。
晨辉翻译为您提供:一带一路行业翻译解决方案、知识产权翻译解决方案、文创产业翻译解决方案以及跨境电商翻译解决方案,包括:轨道交通行业翻译、钢铁行业翻译、电力行业翻译、能源化工行业翻译、有色金属行业翻译、建筑材料行业翻译翻译;专利申请文件翻译、专利OA答复翻译、对比文件翻译、专利诉讼文件翻译、专利检索文件翻译、商标文件翻译;游戏汉化、文学小说翻译、影视字幕翻译;跨境电商本地化、跨境电商Listing撰写和优化、海外社交媒体营销和数字营销等。
专业团队24小时为您服务,欢迎拨打全国免费热线400 838 0155,电邮至info@chenhuitrans.com,或添加晨辉翻译的客服QQ号:349005454,或扫描下方微信二维码关注我们,获取详细资讯。
晨辉翻译公众号 晨辉翻译客服号